当前位置:文章中心>行业资讯
公司动态 行业资讯

【分享】基于大市场视角的检验检测质量提升的目标与路径

发布时间:2023-12-26 点击数:229

来源:《中国市场》

2023年第28期64-68

 

关键词:检验检测、质量提升、服务业

 

摘要

检验检测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下,对检验检测当前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基于对“大市场”的概念解析,提出检验检测质量提升的微观和宏观目标,并从环境培育、发展方向、生态构建、实施措施和资源保障等五个方面提出实现的基本路径,促进检验检测更好地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大市场视角下的检验检测  Detection 

1、检验检测直接市场

检验检测在国民经济分类的标准代号是M745,属于高技术服务业"。检验检测机构直接向市场提供独立的、第三方检验检测技术服务,构成了检验检测的直接市场。根据国家市场总局公布的全国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数据,截至2021年年底,我国共有检验检测机构51949家,同比增长6.19%。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090.22亿元,同比增长14.06%。从业人员151.03万人,同比增长6.97%。

2、检验检测市场内涵的延伸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检验检测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服务涵盖国民经济一、二、三产业。检验检测结果被广泛地应用于消费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其他要素市场,在产品创新、市场公平、质量保证、数据溯源、监管执法、国际贸易等方面也发挥重要作用。

世界各国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期和转型期都通过发展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来促进社会其他行业实现质量发展。随着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构建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相互促进的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就更应该从维护市场主体公平交易、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经济安全运行、全面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等“大市场”的视角看待检验检测行业。

 

 

存在的问题  Problem 

1、市场乱象

在当前检验检测市场中,仍存在一些不具备检验检测资质的企业和人员伪造资质证书以及检验检测报告,通过网络平台等渠道销售、贩卖证书报告。部分机构以“评测”“评价”等近义词为名玩弄文字游戏,在不具备检验检测资质和条件的情况下,出具实质性检验检测的报告或证书。部分获得许可资质的机构出具虚假或者不实报告,进行低价竞争等。

2、市场发展不平衡

(1)从区域上看,我国检验检测机构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等产业聚集地。据统计,华东、华南区域检验检测机构数量超过全国检验检测机构总量的一半,占比达到55.26%。

(2)从机构营收水平来看,排名前10的省市的检验检测市场营业收人总额占全国营业收人的比重是67.68%,除直辖市和华东、华南省市外,只有河南省、湖北省入榜,且居于相对较后位次。

(3)从业务角度来看,多数检验检测机构的业务主要是由政府的强制性检测、国际贸易市场准入、国内行业准入等强制性、准强制性的规定带来。企业对于检验检测的需求主要是为了满足“底线要求”,对科技创新、提质增效等增值性检验检测服务未得到充分开发。

(4)从服务领域来看,检验检测的领域多集中于食品、消费品、机械、电气等传统领域,对于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命科学、新材料新能源等高端领域的检验检测技术服务能力普遍不足。检验检测机构服务面局限性较强,跨行业跨区域互通互认程度较低,国际化的检验检测服务占比较低。

3、市场化程度不充分

部分事业单位已完成企业化转制,民营资本和社会资本逐渐进人检验检测行业,检验检测市场结构进一步优化。另外,在一些地区和一些行业,隐蔽性的、歧视性的市场壁垒仍然存在,仍存在不少重复性的检验检测资质审批,跨地区、跨部门的检验检测机构整合的体制机制障碍未完全清除,检验检测结果难以互认,市场化检验检测机构的结果“公信力”不足,在政府采购服务、招投标活动、政策支持、资质发放、结果采信等方面还存在保护主义藩篱。

4、技术和创新能力较弱

我国检验检测机构的资源和产出多集中在传统产业领域。机构总体规模和资本实力有限,对于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新兴领域检测技术创新、研发投人不足。2021年,全行业获得科研经费总计255.82亿元,户均49.25万元,行业共有有效发明专利47553件,户均不足1件,检验检测的科研成果转化率仅为20%左右,其作为高技术服务业的核心竞争力有待提高。检验检测的标准方法研究、能力建设往往滞后于产业发展,对前沿科技领域的支撑力、渗透力不足。

检验检测从业人员超150万人,但技术力量参差不齐。各类高等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完全满足检验检测市场人才的需求,机构科研项目的参与度低,造成检验检测行业“产、学、研”的培养模式脱节,行业普遍缺乏高端复合型专业人才。

虽然检验检测机构拥有的设备功能、性能指标通常能够满足要求,但是对于设备的掌握通常在操作层面,尤其是综合性、系统性复杂设备,对于设备的运行原理、维护、核查、不确定度评估等缺乏充足的了解。高科技的检测仪器领域,尤其在大型精密仪器方面,国产仪器的灵敏度和数据的稳定性有所欠缺,90%以上的高端精密仪器仍依赖进口。

 

 

质量实现的提升路径  Method 

1、充分发挥市场作用

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就要深入推进经营性检验检测的市场化改革,打破行业垄断和市场壁垒,避免多头管理和重复评价,建立统一的规则体系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优化检验检测产业结构,通过平台对接、资源整合、产业聚集等手段,提升检验检测市场效率。利用政策引导和管理工具,健全检验检测结果的政府、社会、市场采信机制,增强消费者对检验检测的了解和信任度,提高检验检测国际合作和互认,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检验检测知名品牌,从而拓宽检验检测的市场空间,提升检验检测的市场活力。

2、优化市场监管

推动以政府监管为主,实施认可约束、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等“多元共治”的监管体系。完善检验检测机构市场监管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事中事后监管覆盖面和对问题机构惩戒力度,提高“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效果。健全认可约束机制,利用好现场目击核查和能力验证等技术能力评价方法。强化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加强对检验检测客户群体的保护力度,引导检验检测机构市场主体履行社会责任和法律责任。

加强监管能力建设,创新监管方法,提高监管效能。研究监管的重点领域和新兴领域,采取针对性的监管措施。建立检验检测风险监测和信用监管模式,把检验检测机构技术和质量评价、信用记录、监管记录、风险评估结果作为政府购买服务和市场采信的重要指标。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打通数据交换通道,实现行政监管数据、信用数据、认可数据和社会监督数据互联互通,促进监管数字化和智能化。

3、产业融合发展

统筹检验检测与国家质量基础设施(NQI)融合发展。检验检测作为规模最大、应用最广的合格评定活动,与计量、标准、认可存在着天然联系,成为国家的质量基础设施的一部分。NQI协调运作促进商品质量提升、市场结构优化和生产能力提升,实现交易成本下降和一体化市场。研究表明,基于NQI组成要素之间的耦合关系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水平明显要高于单个组成要素效率。

统筹检验检测行业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先进的标准体系能够规范与引导全产业链创新,检验检测对产业基础科学研究、精深加工度的提升以及企业生产经营全环节的质量控制都发挥重要作用。加强检验检测在产业链上下游、全球产业布局中的纽带作用、质控作用,加强检验检测的专业化、社会化、综合性服务能力,推动检验检测结果的多方共享、市场采信和国际互认,实现检验检测和产业链发展的精准对接、协同创新和深度融合。

4、引导管理和技术升级

以“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集约化、规范化”为目标导向,推动机构专业化和集约化整合,利用国际通行标准规范检验检测机构管理,引导检验检测机构的提质升级。

鼓励检验检测在日常管理中采用人员比对、设备比对、实验室间比对、能力验证、期间核查等质量控制活动,确保检验检测能力一致性和准确性。

鼓励检验检测机构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实现资源管理、过程管理、质量监测、风险评估、事故诊断等管理升级,提升检验检测机构的管理水平。

加大核心关键技术的先进标准、先进计量技术在检验检测中的应用,推动检验检测与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量子传感等技术的融合发展,提升检验检测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加强检验检测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工业现场检测等领域的技术创新,提高新兴产业检验检测的技术能力。

加大检验检测新方法、新模式、新设备、新材料的研发力度,提高检验检测服务的技术含量和自主可控水平。

加强对创新检验检测能力的认可评价技术研究,助力完成检验检测能力从开发到规范化市场服务的技术转换。

5、建立现代化人才体系

【人才培养】

检验检测活动一方面在测试计量、质量管理、市场运营等方面具有共性特征,另一方面又根据检验检测的具体内容细分为不同学科领域,专业差异较大。因此,对于检验检测从业人员而言,既需要各领域内专业化、精细化的技术人才,也需要技术和管理兼备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人才梯队】

加强检验检测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不仅要关注人才个体的培养,还要把握人才梯队层次。鼓励机构建立规范的人员培训、考核、监控体系,尤其注重对检测标准方法、设备操作、数据处理、结果报告等关键岗位的人员能力提升,形成一线操作人员、监督人员、方法研发人员、技术管理人员的合理梯队,整体提升检验检测机构人员能力和素质。

【人才管理】

建立合理的业绩考核和薪酬晋升体系,提高人员积极性和进取心;建立合理的人员流动机制,提升检验检测行业劳动力要素的市场化水平;促进检验检测产学研相结合,提高专业科技人员科技创新能力;加强行业人员交流学习,增强各类培训的实效性;推动检验检测从业人员诚信体系建设,提升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水准。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李怀林.提升检验检测能力服务高质量发展[J].智慧中国,2021 (7):48-51.
[2]刘生龙,胡鞍钢.基础设施的外部性在中国的检验:1988—2007[J].经济研究,2010(3):4-15.
[3]杨烨,金一丹.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促进检验检测市场健康发展[N].中国证券报,2022-04-09(A05).
[4]欧阳雪,万力,莎日娜.大市场监管格局下我国检验检测机构监管优化路径研究[J].中国市场监管研究,2021(7):54-58.
[5]徐建云,黄启英,娄亿,等.浅谈国内纺织品检验检测行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纤检,2020(8):96-101.
[6]赵剑波,史丹,邓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9,40(11):15-31.
[7]张宝友,黄妍,杨玉香,等.质量基础设施如何影响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J].经济问题探索,2021(2):13-30.
[8]陈川,姚.我国国家质量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发展趋势[J].中国计量,2020(2):47-48.
[9]张虹,王潇一,黄贞静.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对提升装备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作用及路径[J].中国市场,2022 (24) : 81 83.
[10]杨晓莉,曹涵博,温艳,等.检验检测机构从业人员信用档案建立的标准化建设研究[J].中国标准化,2021(10):173 175.
[11]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科技部,等:关于加快推动制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EB/OL].
[12]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检验检测行业做优做强的指导意见[EB/OL].

文章来源:《中国市场》刊物